西方古近代哲学史入门

导论

  • 哲学不是科学;
    • 黑格尔终结了西方两千年对于”使哲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努力;
    • 二十世纪之后的哲学不再致力于成立一门科学,因此几乎都在批判黑格尔;
    • 哲学是一切科学之母,在古希腊,能被明确地求解的体系会被剥离哲学,自成一门学科;
  • philosophia = philos(爱)+ sophia(智慧);
  • 哲学是关注最终关怀问题的学科。哲学研究生死,而意识到自己的死(有限性)是人的基本特质之一。终死之人求永生,求永生者终归死;
  • 哲学 = 哲学史 = 问题史;
  • 语言非常重要,决定了思考方式;

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公元前六世纪)

  • 希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
  • 孕育哲学的条件:有闲暇的时间、有允许各学说存在和冲突的时代背景;
  • 最初的从命运到必然性的转变,脱胎于神话,试图给世界以合理的说明:
    • 相互补偿,得到报应 —— 阿那克西曼德;
    •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 老子;
  • 希腊人认为自然的构成:水、火、土、气;
  • 西哲的第一个概念:本原(arche):开端与主宰;万物从其而来,归于其去;
  • 泰勒斯宇宙生成论():
    • 大地浮在水上,宇宙充满灵魂;
    • 水是比喻;
  • 赫拉克利特():
    • 万物自同的宇宙非神造,而是永恒的活火;
    • 唯有变化不变;
    •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 变化有规律;
    • Logos:说、计算、理性、推理;
  • 毕达哥拉斯学派:万物本原是
  • 巴门尼德(埃利亚学派):
    • 本质不变(与赫拉克利特相反);
    • 只有存在能被诉说和思想,存在与思想具有同一性;
    • 区分了意见之路和真理之路;
    • 存在是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
    • 希腊人认为语言能描述万物,且发现语言中只有”是“是不变的;”是“有了名词的特征(being),在中文语境中被与”存在“等同;
    • 本体论(Ontologia,与形而上学同义,但本体论同认识论一样,近代才被创造)的奠定者:研究”存在“;
    • 开启了推理论证;
    • 芝诺的导师;

鼎盛希腊哲学

苏格拉底(前470年—前399年)

  • 发扬本体论,没有留下任何著作,后由柏拉图形成于文字;
  • 智者:收费收徒;智者的兴起是雅典民主制的产物,也标志着雅典民主制的衰败;
  • 第一个自称智者的哲学家:普罗泰戈拉:
  • 智者学派(诡辩):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
    • 只有意见,没有知识;
    • 比谁更雄辩;
  • 苏格拉底否定智者学派和水火土气的自然本原说;认为万物的主宰和原因不是物质性的本原,而是内在的目的,即(agathon);
  • 座右铭:认识你自己;
  • 自认无知,致力于通过探讨使人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从而求知,70 岁被处死;
  • 人性本善;德性(arete)即知识,无知即罪恶;
  • 开创伦理学;
  • 什么是“美”:抽象能力;
  • 知识不可教,是先天的,只是忘了;柏拉图称为“学习就是回忆”;

柏拉图(前429年—前347年)

  • 享年 80 岁,28 岁时导师苏格拉底被处死,由此开始试图拯救希腊城邦文明;后回到雅典郊区阿卡德摩(后演化为词 Academy)开设柏拉图学园;
  • 主张“现象可感而不可知,理念可知而不可感”;
  • 后著《国家篇》(又译《理想国》),探讨国家的理想状态:
    • 提出国家由理性(统治者)、激情(保卫者)、欲望(生产者)构成;三者各司其职,即得正义国家;
    • 太阳之喻:世界分为现象(可见,对应”个别“)世界和实在(不可见,对应”一般“)世界,二者的主宰分别为太阳和善;
    • 线段之喻:一条线段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相等于可感世界,一部分相等于理念世界;
    • 洞穴之喻:人类住在洞穴之中且只能面向穴壁,其后有火在烧,所有洞穴之外之物都通过火光映射到穴壁;哲学家的使命是带领人们走出洞穴;
  • 理念(idea)论
    • 知识只存在于理念世界;
    • 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和摹仿的模型,事物通过分有摹仿获取一部分理念(如);
    • 人的灵魂原本居于理念世界,下降与肉体结合后将知识全部遗忘,学习就是通过诱导使人回忆起原本知道的东西;
    • 普遍必然的知识不可能建立在相对偶然的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柏拉图早期认为知识是先天的,晚期认为认知能力是先天的;
  • 柏拉图与面向对象编程中译
  • 西哲史上第一个客观唯心主义;等级观念对后期基督教影像很大;
  • 局限性:
    • 后人对柏拉图的批评没有超过柏拉图的自我批评;
    • 理念的普遍性:为什么会有恶;后期欧洲中世纪教父哲学圣奥古斯丁也提出过类似问题(神正论:世界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上帝的存在,恶不是存在,而是善的缺失);
  • 晚期通种论:
    • Genos —— 种;
    • 打通理念和理念之间关系的学说;

亚里士多德(前384年6月19日—前322年3月7日)

  • ”百科全书的思想家“;
  • 强调事物和事物自身的概念是融为一体、不可分离的;
  •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 雅典的敌邦人,37 岁柏拉图逝世后,做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导师;后亚历山大吞并雅典波斯,一路打到喜马拉雅山脉,后一分为三。亚里士多德返回雅典,被雅典人追杀,对外著作全部烧毁,仅剩教学手稿存于地窖,二百年后被发现运至罗马图书馆;其中哲学卷被安德罗尼柯整理到自然物理学卷之后,取名“物理学之后诸卷”,英语 metaphysics,中译形而上学;
  • 原因论:四因说:质料因(本原探讨)、形式因(理念探讨)、动力因(运动探讨)、目的因;后三者归结为“形式”。为适应自然运动,质料有潜能。质料最基础的是水火土气,最高级是隐德莱希(entelecheia),是整个世界的神,世界的第一推动者;
  • 三段论;
  • 形而上学:
    • 与恩格斯所用于与辩证法对立的概念不一致,是单独的西哲门类;
    • 存在不可定义,但存在有意义和方式;
    • 范畴:对于事物最普遍、最一般的说明,“世界的逻辑结构”;
    • 十范畴:实体、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状态、动作、所有、承受;
    • 实体(ousia),原以为 essence,后在拉丁文被翻译成 substantia,后中译为“实体”;
    • 事物被称之为 ousia 有两种方式:ousia 是终极的主体(主词),它不再述说其他事物;以及 ousia 是某个”这个“(tode ti),它也是独立的
    • 后来亚里士多德认为相比于质料,形式是事物的第一实体;
    • 不可无穷后退;
    • 一切实体皆可生灭的,而生灭基于时间和运动,因此时间和运动不可生灭;时间和运动永恒不变,因此需要找到永恒不变的实体,称为”不动的动者“,即亚里士多德的隐德莱希,柏拉图的善;

晚期希腊哲学(公元二世纪之前)

  • 伊壁鸠鲁主义:利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构建的快乐主义伦理学;
  • 斯多亚学派(画廊学派):强调灵魂和肉体的区别,按照理性即使按照自然生活,人生目的是摆脱肉体限制,净化灵魂,深刻影响后来的基督教;
  • 怀疑主义:对一切不下判断,不探求自然,达到心的安宁;
  • 新柏拉图主义(普罗提诺主义):在柏拉图之上新增存在”一“(或”太一“),完满而流溢,如太阳发光;一向下流溢得到事物,人也可向上与一融为一体,物我两忘;重回神秘主义;

信仰的时代(二世纪至十六世纪)

  • 中世纪三个基本要素:罗马帝国、基督教、日耳曼人;
  • 基督教为哲学提供了超验性、内在性、自由的问题、改造自然的观念;
  • 教父哲学:
    •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对”上帝创世之前在干什么“的回答:世界和时间的概念同时出现;
    • 神圣罗马帝国开国皇帝,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大帝意识到日耳曼人的野蛮,开始借助基督教会组织兴办学校,带来了小文艺复兴;
    • 主流为新柏拉图主义;
  • 经院哲学(又称繁琐哲学,十一至十四世纪):
    • 查理曼帝国的宫廷学校以及基督教的大修道院和主教管区的附属学校发展起来的基督教;
    • 正宗流传的日耳曼人哲学,是基督教对希腊思想的融合;
    • 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完满的全知全能全善之物必然存在于现实,否则与此概念矛盾;
    • 唯实论(实在论):
      • 普遍的共相(一般)是真正的实在,殊相(个别)只是现象,类似柏拉图;
    • 唯名论
      • 个别才是真正存在,共相只是概念,类似亚里士多德;
      • 强调理性和信仰不可调和,维护王权,其兴盛代表了经院哲学的衰落;
      • 亚里士多德思想被称为基督教的特洛伊木马,用于说明发现理性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后会危害信仰;
      • 代表人物:奥卡姆的威廉(思维经济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十四至十六世纪):
    • 文艺复兴:
      • 1453 年拜占庭(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消灭,希腊学者逃回欧洲,开启搜集整理古希腊文献的浪潮;
      • 达芬奇、但丁、莎士比亚、《十日谈》、《堂吉诃德》、《巨人传》;
      • 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并非将人与神对立,而是将人与自然对比,体现人的高贵性,强调人的情感;
    • 宗教改革:
      • 马丁·路德大字报《关于赎罪券意义与效果之见解》(俗称《九十五条论纲》);
      • 对抗宗教的腐败(赎罪券等政策),形成路德宗(后称新教);
      • 新教教义主张不需要教会作为人与神的沟通渠道,因此屡次被天主教讨伐;
      • 长期战争后,双方签订《奥格斯堡信纲》,变相承认新教的合法权利;
      • 谁统治,信谁的教 —— 《奥格斯堡信纲》;
      • 之后又有三十年战争,在德国本土(所谓神圣罗马帝国)打的全欧战争;
      • 原教旨主义:对基本经文或文献做出文字解释,并相信阐释出的教义应被用于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所有方面,回归教父哲学而无需各类排场和繁文缛节;
      • 求己而不求人,向主体性的回归;

近代哲学(十七至十九世纪)

  • 近代哲学的曙光:三个发现:世界(十五世纪大航海)、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科学(近代自然科学);
  • 孕育:两希文明(希腊与希伯来)的冲突;
  • 开端:经验论(培根)与唯理论(笛卡尔)围绕认识论的争论;
  • 启蒙主义:十八世纪法国哲学的启蒙运动(伏尔泰、狄德罗、巴赫);

笛卡尔(法,1596 - 1650)

  • 主体性原则:“我思故我在” 构成近代哲学开端,确立了理性主义的地位;
  • 对课本失望,“去读世界这本大书”,当兵赶上三十年战争;后从巴黎移居荷兰,著《第一哲学沉思集》;
  • 取代经院哲学,恢复理性地位,重建形而上学;
  • 推崇几何学,力求仿照《几何原本》,通过几条定义和公理建立整个哲学体系;
  • 观念的三个来源:天赋的(纯粹的理智)、外来的(感觉)、自己制造的(虚构想象);
  • 清除历来信以为真的一切,从根本上重新开始,寻找纯粹的、可以作为形而上学第一原理的天赋观念:我思故我在;
  • 通过否定(怀疑)排除知识内容,最终剩下认识主体的过程,从而确立主体性;
  • 形而上学三条原理:
    • 我思故我在;
    • 上帝存在(我肯定不是上帝概念的原因,它一定另有原因。有一个无限完满的心灵,它把这种观念赋予我的心灵,所以我有上帝的观念);
    • 物质世界存在(上帝不会骗我);
  • 实体是能自己存在而不依赖别物的事物;
  • 局限性:引出了二元论问题:心灵(精神)和身体(物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实体,难以确定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一致;

斯宾诺莎(西班牙犹太人,1632 - 1677)

  • 斯宾诺莎哲学体系: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
  • 力求消除笛卡尔的二元论问题,达成一元论;继承笛卡尔未完成的以欧几里得几何学为范本的公理化哲学体系;
  • 实体:无限的、永恒的、不可分的、唯一的、不依赖与他物的事物;实体即神(非人格神)、即自然(包含心和物);神就在世界之内,即神圣的自然必然性(与各教严重冲突,导致被迫害);
  • 自然神论:在宇宙之外的神(可以是人格神),牛顿信仰的第一动者,它提供了宇宙的第一个力和能量;
  • 泛神论:没有人格神,神就是自然必然性;
  • 将笛卡尔的两个实体,下降为一个实体的两个属性:思维和广延;实体一元论,心物两面论;
  • 样式:在他物内通过他物而被认知的东西,是实体的分殊、表现形式;

洛克(英国,1632 - 1704)

  • 唯理论代表: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
  • 经验论:从经验出发,重视实验科学;代表:洛克、贝克莱、休谟;
  • 《人类理智论》,批判笛卡尔天赋观念,提出“白板说”,强调“经验—观念—知识”;
  • “消极的反映论“,心灵本是一块白板,外部影响形成观念(洛克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
  • 心灵通过组合各个感官获取的简单观念,构成复杂观念;
  • 第一性的质:物体的大小、形状等广延性质;
  • 第二性的质:事物本身的运动对心灵造成的感觉;
  • 知识是对于两个观念之间关系的认识;
  • 感官所得到的简单观念是被动接受的,因此必然存在外部事物;简单观念与事物符合一致,复杂观念与心灵自身符合一致;

休谟(英国,1711 - 1776)

  • 彻底的经验主义者,导向”温和的怀疑论“;
  • 两种知识:关于观念的、必然的知识(几何学),关于事实的、或然的知识(建立在感觉经验基础上的);
  • 休谟问题:归纳问题,一切归纳不能下全称判断;
  • 在所有原则里,只有因果观念使人们超出经验去下判断;
  • 对因果律的质疑:经验也不可能必然地推论因果;从纯粹理性的角度不可能做必然的结果推论;
  • 因果观念来源于习惯性联想;
  • 休谟是”英国经验论的逻辑终局“—— 罗素;

近代哲学的社会政治思想

  • 霍布斯(英国):国家是人们之间签订契约所诞生的,应拥有最高的、不可挑战的权利;
  • 洛克(英国):
    • 反对霍布斯,强调国家是人民让渡维护自然法、惩罚罪犯的执行权后的结果;
    • 人们签订契约,建立政府,且有权推翻没有很好行使此义务的政府;
    • 反对专制,提出政权分散、相互制约的”分权“学说;
  • 孟德斯鸠(法):
    • 《论法的精神》,一切皆有法,人的法是根本理性;
    • 一般的法与具体的国家、人的结合,称为法的精神;
    • 对于共和、君主、专制三种政体,孟德斯鸠推崇君主政体,君主拥有最高权利,但必须依法行使;
    • 发扬三权分立;
  • 卢梭(法):
    • 《社会契约论》(未完成):自然状态下人生而平等,应力求自然人不以自由平等作为代价,仍能进入社会状态;
    • ”社会越发展越不平等“;
    • 提出”公意“,所有人必须服从;
    • 人们让渡权利给”大家“,每个人既是统治者也是被统治者;

康德(德国,1724 - 1804)

  •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现代哲学的开端;
  • 《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 以康德的教授演讲《论感觉界与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为界(1770年),分为前后批判时期;
  • 康德哲学的问题:理性的危机、自由的失落、形而上学名存实亡;工具理性(科学)与价值理性(神学)的对立,上帝的退位而科学无法弥补此精神价值的空缺;
  • ”哥白尼式的革命”:
    • 融合统一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 认同经验论的基本原则:知识必然来源于感觉经验;
    • 同时力求使其也具备普遍必然性,提出不是知识必须符合对象,而是对象必须符合认识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
  • 不可知论:只能认识到事物所能被主体感受到的部分;认识形式的限制体现了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物自体不可知也表明认识领域之外还有一个不受认识形式限制、可能无限自由的领域,因此实践理性(伦理学)便有了用武之地;
  • 限制知识以给理性留有余地,给形而上学(自由意志)留出路;
  • 人是完全的自然存在(完全遵循自然法则),但是有限的理性存在,理性是应该不一定遵循的标准,具体体现为道德法则
  • 与柏拉图“现象不可知而本质可知”的观念相反;用先验哲学取代本体论地位;
  • 知识的基本单位是判断而非概念;
    • 分析判断:判断宾词是蕴含在主词中、被抽出来的概念,不带来新信息;
    • 综合判断:宾词是通过经验加在主词之上的,是扩展性的;
    • 经验、先验、超验;
    • “知性为自然立法”;
  • ”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人的内心的道德法则是人与一个超感性的、理智的世界发生关系,人的价值和尊严由此体现;
  • 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致力于继续解决康德的二元论问题,重建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

黑格尔(德国,1770 - 1831)

  • 古典哲学和形而上学的终结;
  • 《精神现象学》:
    • 将认识看作发展的过程,统一了认识论和本体论;
    • “实体即主体”:”我”也处在这个世界之中,认识世界也即认识自己;
    • 人的精神是最高形态的精神,是绝对精神的代言人,人对宇宙的认识就是宇宙的自我认识;
  • 将康德对知识静态分析的过程扩展为动态过程:新知识产生新对象、如此循环;
  • 考察思维形式已经是一种认识历程了。所以,我们必须在认识的过程中将思维形式的活动对于思维形式的批判结合在一起。我们必须对于思维形式的本质及其整个的发展加以考察。思维形式既是研究的对象,同时又是对对象自身的活动。因此可以说,这乃是思维形式考察思维形式自身,故必须由其自身去规定其自身的限度,并揭示其自身的缺陷。这种思想活动便叫做思想的‘矛盾发展’(Dialektik,又译辩证法)。
  • 辩证法:“辩证的否定”;否定性是毁灭的力量,但唯独有一种东西能在毁灭中仍然保持生命,那就是精神
  • 糟糕的翻译“存在即合理”: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维特根斯坦(奥地利,1889 - 1951)

  • 属于现代西哲;
  • 粗略区分:古代哲学 —— 本体论;近代哲学 —— 认识论;英美现代哲学 —— 语言学;
  • 维特根斯坦完成了向语言学的转向,后期提出人工语言不可实现且没有必要,一定程度使分析哲学从人工语言转向日常语言;
  • 给语言划界,基于以布尔提出的逻辑代数为开端的数理逻辑;凡是可以说的都可以说清楚,凡是不可以说的都必须保持沉默
  • 师生:怀特海 - 罗素 - 维特根斯坦;
  • 前期《逻辑哲学论》:
    • 特别的唯我论:我的语言就是我的世界,语言的界限 = “自我”的界限 = 世界的界限;
    • 当时我要写的是:我的著作由两部分组成:写在这里的再加上所有我没写的。正是这第二部分是重要的部分
    • 人生的意义问题是无意义的。不过这种无意义的表达式不是无意义的。我用它们来超越世界,也就是说,超越有意义的语言;
    • 只要伦理学是由于想要说一些关于人生的最终意义、关于绝对的善和绝对的有价值的东西而产生,它就不能是一门科学,它所说的无论如何都不增加我们的知识。但它是人类内心一种倾向的证明,我个人对这倾向不禁深怀敬意,终身不会嘲笑它
    • 我的语句是通过下述方式而成为阐释的,凡是理解我的人,当他借助这些语句,把它们当做梯子,攀登上去超越它们时,最后会意识到它们是无意义的,可以说在爬上梯子之后,他必须把梯子丢掉,他必须超越这些语句然后才会正确地看世界
    •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 · 外物》
    • 我以为,哲学问题在根本上已经最后地解决了。如果我的这个信念不错的话,则这本著作的价值就在于它指出了,解决了这些问题,所得是如此之少。
  • 后期《哲学研究》(未完成):
    • 思想转变,主张“日常语言没有错误,错在哲学家使用语言的方式”;
    • 提出语言的意义不在于对象,而在于语言本身及其使用之中;
    • 语言游戏:学习一个语词就意味着学习一种语言,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方式;游戏的中心就在于它拥有规则,没有规则语言符号就失去意义
    • 语言是不需要用其它的目的来证明的
    • 语言的教育不在于说明而在于训练;
    • 语言的用法会随着环境而变化,传统形而上学在语言上犯了本质主义的错误(“哲学的精神病”);
    • 反本质主义:家族相似;